专业辅导

名师推荐

试听名师的课 查看所有名师

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: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伤寒 发布时间:2012-10-10 22:10 来源:互联网

流行性乙型脑炎

「考纲要求」

1.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: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。

2.临床表现:典型的临床经过(三期)及临床类型。

3.实验室检查: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。

4.鉴别诊断。

5.治疗: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。

「考点纵览」

1.乙型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。

2.猪是主要传染源,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。

3.乙型脑炎典型的临床经过(三期)及临床类型。

4.病原学早期诊断为特异性抗体IgM阳性。

5.治疗要把好三关即高热、惊厥、呼吸衰竭。

「历年考题点津」

1.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,错误的是

A.神经细胞变性,坏死

B.血管套形成

C.软化灶

D.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

E.胶质细胞增生

答案:D

2.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

A.补体结合试验

B.血凝抑制试验

C.中和试验

D.特异性IgM抗体检测

E.病毒分离

答案:D

3.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

A.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

B.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

C.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

D.胶质结节形成

E.神经细胞变性、坏死,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

答案:C

伤寒

「考纲要求」

1.病原学及流行病学: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人群易感性。

2.病理解剖特点。

3.临床表现: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。

4.实验室检查:血象、培养及肥达氏实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。医学考研|网搜集整理

5.治疗原则:病原治疗。

「考点纵览」

1.明确伤寒流行病学特点。

2.伤寒发病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引起肠出血、肠穿孔。

3.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:肠出血、肠穿孔。

4.伤寒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。

5.伤寒杆菌抗原抗体系统及诊断意义。

6.伤寒治疗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。

「历年考题点津」

1.男,22岁,民工,近4天来发热、头晕、头痛、食欲减退。体检皮肤有少量散在淡红色斑丘疹,脾于侧位肋下1cm.外斐反应,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。本例的诊断为

A.伤寒

B.地方性斑疹伤寒

C.感冒

D.流行性出血热

E.猩红热

答案:B

试题点评:据外裴反应、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可初步诊断斑疹伤寒,因该患者斑丘疹较少,故考虑地方性斑疹伤寒。

2.21岁,男性,持续发热,腹泻一周,2~3次/日,便中有粘液,右下腹隐痛,头疼、恶心,吐一次,伴食欲不振。体检:T39℃,神志清,表情淡漠,肝肋下2cm,脾肋下1cm,末梢血WBC2.9×109/L,N0.80,L0.20,粪便常规检查WBC(+),RBC少许,未见虫卵,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,此阶段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

A.骨髓穿刺常规检查

B.血培养致病菌

C.肥达反应

D.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

E.粪便细菌培养

答案:B

试题点评:被病人考虑为伤寒,病程1周时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%,而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自病程第2周始方逐渐增加,故此阶段应选B.

3.患者张某,疑似伤寒入院,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:入院后第四天结果,TH1:80,TO1:80,TA、TB、TC1.40;入院后第十二天,TH、TO1:320,TA、TB、TC1:40,可诊断为

A.伤寒

#p#分页标题#e#

B.甲型副伤寒

C.乙型副伤寒

D.沙门菌早期感染

E.回忆反应

答案:A

试题点评:血清特异性,抗体阳性,肥达反应“O”抗体凝集效价≥1:80:“H”抗体≥1:160,恢复期增高4倍以上,即可确诊伤寒。

4.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

A.回肠末端

B.升结肠

C.乙状结肠

D.肝、脾

E.心、脑

答案:A

5.男性,5岁,持续发热15天,体温39~39.5℃,伴腹泻每日3~5次。体检:神萎,心率72次/分,肝右肋下2cm,脾肋下1.5cm,血常规检查:WBC3.0×109/L,中性粒细胞60%,淋巴细胞40%,嗜酸粒细胞0,ALT200U/L,血清抗-HBs阳性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

A.急性乙型肝炎

B.伤寒

C.钩端螺旋体病

D.急性血吸虫病

E.急性细菌性痢疾

答案:B

试题点评:稽留热,相对缓脉,肝脾肿大,血白细胞低均是伤寒的特点。

6.男性,16岁,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,软弱。体检,体温39.6℃,脉搏74次/分,肝肋下2.0cm,脾肋下1.0cm.WBC2.6×109/L;N0.85,L0.14,嗜酸粒细胞0.01,临床上拟诊为伤寒,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一种培养?

A.粪便培养

B.血培养

C.尿液培养

D.胆汁培养

E.肥达氏反应

答案:B试题

点评:血培养于病程1周时阳性率可达90%;尿培养及便培养第3~4周阳性率最高,肥达反应第2周起滴度才增加。

(7~8题共用题干)女性,30岁,持续发热10天,体温呈稽留热。体检:精神萎靡,反应淡漠,体温39.5℃,心率76次/分,脉率70次/分,肝肋下1.5cm,脾肋下2cm,WBC1.4×109/L,N0.40,L0.60,肥达反应O1:80(+),H1:160(+),ALT180U/L,总胆红素22.2μmol/L,HBsAg荫性。

7.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

A.急性黄疸性肝炎

B.钩端螺旋体病

C.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

D.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

E.伤寒

答案:C

试题点评:患者为典型伤寒症状,于病程第1周后出现肝功异常,且HBsAg(-),排除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类型乙肝,因此考虑存在中毒性肝炎。

8.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

A.血培养

B.甲肝病毒抗体

C.戊肝病毒抗体

D.丙肝病毒抗体

E.粪便培养

答案:A

试题点评:见本章节第6题。

9.一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,但未降至正常,此后体温再次升高,血培养阳性,属于

A.复发

B.再燃

C.重复感染

D.混合感染

E.再感染

答案:B

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: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,请登录第一考试网专业辅导频道或添加qq:,第一考试网以“为考友服务”为宗旨,秉承“快乐学习,轻松考试!”的理念,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、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,欢迎持续关注。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《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: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伤寒》相关信息。

编辑推荐

2021临床医师辅导:间质性膀胱炎有哪些表现

临床医师考试辅导:呼吸衰竭按照按病变部位

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:儿童营养基础知识

临床医师辅导:间质性膀胱炎应该做哪些检查

2010临床执业医师辅导:贫血的红细胞的形态